高中生物,如何区分着丝粒和着丝点

2024-10-16 16:31:25

新教勤崞擒啶材中的说法是“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猊戒翮敖粒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等。这些地方旧教材都是用的“着丝点”。教师用书也对这一修改做出了说明。

着丝点和着丝粒不相同,着丝点又称动粒。着丝粒(kinetochore)是指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是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着丝点又称动粒(centromere),是由多种蛋白质在有丝分裂染色体着丝粒部位形成的一种圆盘结构。两者有联系但不相同。

在描述着丝点时,更多的教材使用的是“动粒”一词(本文中的动粒就是着丝点)。在电镜下,动粒为一个圆盘状结构,分内、中、外三层。动粒的外侧主要用于纺锤体微管附着,内侧与着丝粒相互交织。每条中期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动粒,分别位于着丝粒的两侧。细胞分裂后,两个动粒分别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如何区分着丝粒和着丝点

简介:

着丝粒位于异染色质区内,这里富集了卫星DNA,也就是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此外,在缢痕区内有一个直径或长度为400 nm左右的很致密的颗粒状结构,这称为动粒(kinetochore)的结构直接与牵动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纤丝蛋白相连结。

在染色体上,着丝粒有多种可能的存在位置。一般来讲,主要的位置有中间着丝,亚中间着丝,近端着丝,端着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