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产置业能够带来经济收益吗
1、面对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和交易规则,海外置业犹如盲人摸象,投资者面临着比国内市场更复杂多变的形势与风险。并且随着各国政府对海外置业政策的调整,想通过海外购房来实现资产保值越来越难。另外除了购房本身的花费,海外购房的投资者还需要考虑房产税、土地税、遗产税、房产维护费、保险等一切因投资该房产而产生的相关费用,而往往这些附属的费用才是导致很多人对海外投资望而却步的原因。

3、加拿大——海外买房者多收8倍天价税在美国购房税高,他的邻居加拿大也不容小觑。本来加拿大还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可是画风一转变成了就女蒿鸳置业的荒漠。7月25日下午,BC省(British Columbia,最大的城市是温哥华)政府公布一项重要决定,8月2日起将向海外房地产投资者征收15%的额外房屋转让税(property transfer tax)。目前,BC省居民购买房屋时,20万加元之内的部分缴纳1%的转让税,20万加元至200万加元部分缴纳2%的转让税,超过200万加元部分缴纳3%的转让税。可见,15%基本上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新税实施之后,外国买家若以200万加元购买一间房屋,就要多缴税款30万加元。据《北京青年报》此前报道,2015年温哥华地区独栋住宅平均价格上涨30%。中国买家去年共花费96亿美元在温哥华购置房产,占当地房产销售总额的33%。而温哥华市区家庭年均收入7万多美元,按照目前的独栋住宅均价,一个当地家庭不吃不喝20年才能买一套房。BC省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指出,“有证据表明,有一些来自海外、非常富裕的投资者进入了温哥华房地产市场,他们推高了BC省的房屋价格。对于政府来说,我们需要保证BC省的居民可以负担得起BC省当地的房屋。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那些海外投资者购买BC房屋要比当地人困难一些。”此外,省府的最新法例也将授权温哥华市政府,允许温哥华市征收空置税。此举意在提高那些不经常在温哥华居住,却持有房产人士的房屋持有成本,将更多空置房屋推向租赁市场。

5、英国——购房出租项目和第二套住房购买者多缴纳3%印花税中国买家在美澳加纷纷折翼,在欧洲也难以幸免。英国从2016年四月份起,购房出租项目和第二套住房购买者在购房时将会缴纳更多的印花税。税率将比正常情况高出3%,以25万英镑的房产为例,应缴付的印花税将从2100英镑增至5250英镑。另外在英国的房产如果要出售的话,也要缴纳高额的资本得利税。自2015年4月1日起,英国争取消了对海外投资者出售英国房产时的资本利得税豁免政策。税率按照个人所得税的不同分为18%或28%。高净值人士在传统发达国家纷纷铩羽而归,那么想要海外置业就无处可去了么?当然不是,东南亚这片新兴的房地产价值洼地正在向全世界投资者展开门户。特别是位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及直接受益国马来西亚,它的房价还处于较低水平。据世邦魏理仕报告显示:马来西亚房价排名全球99位,租金回报率却排在全球第6,其租金收益可达到5%-7%每年,房产增值每年在10%左右。除了低房价高涨幅外,马来西亚税费合理,买卖印花税约为总房款的3%,分割地契印花税累价计算最高也仅为总房款的3%。

6、门牌税由当地市政征收,半年一付,约为2000马币左右;地税同样由当地政府征收,一年一付,约为250马币左右。如果要出售所购买的房屋,政策也比上述国家要宽松的多,只要持有房屋时间超过六年,只需要缴纳5%的增值税即可。更重要的一点是,马来西亚房产的继承不收取遗产税。近年来中马合作日益频繁,马来西亚政府通过一系列服务和计划积极鼓励与支持海外投资,给外国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的政策和制度,当然也就没有各种针对境外买房者的霸王条款。无论是想保障财富安全还是意在财富传承,马来西亚都是一个理想的置业环境,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把眼光落在了马来西亚。
7、现如今,人民币贬值下行的趋势越发明显,国内投资渠道匮乏,而人民币的超发已经成为摆在台面上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只是把眼光集中在国内,很难打赢这场财富保卫战。国内投资经历了“股灾”、“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信托打破刚性兑付”、“银行允许破产”一系列的事件,似乎一系列的投资渠道一一被堵死,最终投资者又回到了大家所钟爱也是最信任的投资品种——房地产。因此现下阶段,不仅国家政策、经济政策需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个人投资和资产配置在今日也需要在一个全球化的视野进行。而在各位进行海外地产投资的时候,明良海外要提醒想在海外买房的投资者们:购房前,一定要对该国的购房税费政策进行详细了解,别让海外购房变成了投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