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带正电还是负电
分辨正负电荷的依据:
正电是由正电荷产生的,在原子中就是组成原子核的质子;负电是由负电荷产生的,在原子中就是原子核外的电子。通俗一点解释玻璃棒摩擦丝绸产生正电,橡胶棒摩擦皮毛产生负电的原因。
在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对带负电的电子有吸引的作用,但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玻璃棒中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比丝绸中的原子核的吸引能力弱,因此玻璃棒摩擦丝绸时,电子就会跑向丝绸,从而使玻璃棒带正电。同样道理已可解释橡胶棒摩擦皮毛后橡胶棒带负电。
扩展资料: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正负电荷的区别: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荷,获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荷。
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在凝聚态下只在原地震动,带负电荷的电子可自由移动。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负电荷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是可以移动的 而正电荷实则为不可移动的质子。
在静电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物体带何种电荷,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规律等。常规的金属泊验电器,易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效果较差,且不能直接检验电荷的正负。
而现有的用场效应管或晶体三极管制作的电子验电器虽具有灵敏度高,受温度影响小,可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等优点,但容易出现误判,同种电荷在靠近和远离验电器时出现相反的结论,重复性差,准确度不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电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电和负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