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拍卖价格
本文由冷锋编辑整写,如果不妥或者沟通请联系本人。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清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价格相当不菲,下面为就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清代瓷器拍卖价格:
工具/原料
纸张
钢笔
清代瓷器拍卖价格
1、198万成交青花天女散花纹碗藏品年代:清顺治2006年辽宁国际成交作品。撇口,深腹,腹微收,高圈足。口沿施酱釉一周。碗外壁及碗心绘青花天女散花图案。人物生动逼真,衣纹动感飘逸,青花发色淡雅柔和。胎质缜密,润白细腻,底部修胎留有跳刀痕迹。由于顺治青花处于明清过渡阶段,故传世精品甚少。清政权初立之际,各地战争尚未平息,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生产,晚明时已趋衰落,到清初更加颓败不堪,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因而,顺治时期遗存的传世品中,署官窑款的器物甚为罕见。顺治官窑青花ǎ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书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

3、5040万成交珐琅赫墨彩山水碗藏品年代:清雍正2011年紫禁万象成交作品。碗侈口,深弧壁,平底,矮圈足。外壁一面以赭墨描绘陡峭危耸的山崖,以及树立岸边,迎风远眺波涛的高土;碗的另一面则以墨书题写明朝诗人阮自华“题武夷”七言律诗中的两句:“蹊上红泉分径路 山中香雨有神仙”。诗的头末分别以红料描绘〈寿如〉〈山高〉〈水长〉三枚印文,藉由“寿如山高水长”的吉语,来传达此碗的吉祥象征。碗内素面无线纹,碗底以蓝料书〈雍正年制〉两行宋体款,外加双方框。雍正十年(1732)皇帝对水墨画珐琅甚感满意,并下令以后多烧造些。加上传世雍正瓷胎画珐琅鲜少出现以人物为师者,即使有,脸部也经常空无眉目。反观此品,眉目清晰运笔细致,故可置于内廷恭造之吉祥寓意来理解。

2、414万成交绿地开光粉彩天球瓶藏品年代:清道光2007年中贸成交作品。器直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器松石绿地饰有白色“喜”字,腹部四开光内粉彩绘四季花卉图,外底松石绿地红彩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二行篆书款。嘉道时期瓷器承袭乾隆的艺术风格,其造型创新式样少,纹饰也多采用传统寓意吉庆的图案,绘製技法工笔多於写意,此器时代特徵鲜明。此器形较大,彩与釉装饰技法相结合,为道光时期的精细之作。
